為什麼我們會不斷更換結緣的廟宇與神明?
🌿 為什麼我們會不斷更換結緣的廟宇與神明?
在香供養的路上,有人問我們:「為什麼不固定在一間廟?」
這個問題,讓我們想起那句古話:「有緣千里來相會」。
我們所做的,不只是「定期供香」,更是在為每一個有緣人,尋找最適合的神聖力量。就像為每個孩子找到最適合的老師一樣,每一位神明,都有祂獨特的慈悲與智慧。
🔹 每一位神明,都有祂守護的專業
世間萬事,各有所司。
福德正神守護著我們的財運與平安,祂最懂得土地的力量,最明白百姓的需要。
觀音菩薩以大慈大悲聞名,祂的法門是救苦救難,專門撫慰受傷的心靈。
地藏王菩薩發願「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」,祂最能超度亡靈,化解冤結。
我們希望,當你為事業煩惱時,能讓福德正神聽見你的心聲;當你心靈受創時,能在觀音菩薩的慈悲中找到療癒;當你為往生親人祈福時,能藉由地藏王菩薩的願力得到安慰。
這不是迷信,而是為每一份祈願,找到最能共鳴的神聖力量。
🔹 同一位神明,在不同廟宇也有不同的法緣
很多人不知道,即使是同一尊神明,在不同的廟宇,祂的神力展現也會不同。
就像我們常聽到的「大媽、二媽、三媽」,或是「開基媽、分靈媽」——每一尊神像背後,都有祂獨特的修行歷程、分靈脈絡,和當地信眾的感應故事。
北港媽祖有祂數百年來庇佑船隻平安的深厚法力;
大甲媽祖有祂繞境台灣、廣結善緣的慈悲願力;
竹林山觀音有祂在北台灣守護信眾的在地神蹟。
我們所敬奉的,不只是一個神號,而是那一份真實存在、具體護念眾生的神聖力量。就像每個地方的水土養育不同的人一樣,每間廟宇的神明,都有祂獨特的神韻與感應。
🔹 供香次數,由神明親自決定
這是我們最重要的堅持:從不以商業考量來規劃香供養。
每一次香供養的舉辦,都必須經過兩個關鍵確認:
第一關:神明的應允
我們會親自向該廟主祀神明擲杯請示,獲得神明同意後,才會進行下一步。
第二關:廟方的許可
廟方是神明在人間的代表,他們的同意,代表著這份善舉得到了正式的祝福。
只有在神明與廟方都應允的情況下,我們才會對外公開募集供養者。
我們相信,真正的香供養,應該是神明主動開啟的法門,而不是人為強求的活動。
當神明告訴我們「時候到了」,我們就會結束在該廟的香供養,前往下一個有緣的地方。這不是離別,而是將福氣的種子,播撒到更廣闊的土地上。
這就是為什麼,我們會不斷更換結緣的廟宇與神明。
因為我們相信,每一份真誠的祈願,都值得找到最適合的神聖力量來守護;每一個有緣的地方,都值得我們用心去結緣。
明心福旺閣
不只是供香,更是為每個人的心願,尋找最好的歸宿。
「廣結善緣,不是到處拜拜,而是讓每一份虔誠,都找到最對的神明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