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一次等待,都為了更圓滿 |10/8 板橋接雲寺 × 觀音香供養紀實
🪷 每一次等待,都為了更圓滿
10/8 板橋接雲寺 × 觀音香供養紀實
觀音菩薩教我們用心守護每份心願

2025年10月8日,我們來到擁有兩百年歷史的板橋接雲寺,完成【明心福旺閣】在此地的第一場《觀音菩薩香供養》儀式。
這是一場充滿學習的旅程。在這裡,觀音菩薩用最溫柔的方式,教會了我們一堂珍貴的課。
🏛️ 接雲寺的慈悲場域:兩百年信仰的守護與流轉
「千處祈求千處應,苦海常作渡人舟。」
在新北市板橋區西門街,有一座被在地人親切稱為「觀音媽廟」的古剎——板橋接雲寺。兩百多年來,這裡是板橋、中和、土城、永和(昔日擺接堡十三庄)的信仰中心,無數信眾在此找到心靈的依靠。
從慈雲巖到接雲寺——承接香火,延續慈悲
接雲寺的歷史,源自清朝雍正年間的中和慈雲巖。因泉漳械鬥頻繁,板橋林家慈悲建廟,讓信眾就近參拜。咸豐六年(1856年),林國芳正式建廟,取名「接雲寺」——意為承接慈雲巖的香火,延續觀音菩薩的慈悲願力。
從那時起,接雲寺正式成為擺接十三庄的信仰中心,與板橋慈惠宮、大眾爺廟、迪毅堂並列「板橋四大廟」。
建築瑰寶——台灣大木匠師陳應彬的傑作
接雲寺最大的建築特色,是由台灣大木匠師陳應彬所建造的精緻藻井。藻井呈現罕見的長橢圓形,斗拱層層向上收縮,展現了傳統匠師的虔誠與精湛技藝。
這不只是一座廟,而是觀音菩薩在人間的道場。
兩百年不絕的香火——因為真的靈驗
在地老人常說:「接雲寺的觀音媽,拜了就靈!」
從求子、求健康、求事業,到平安祈福......一代又一代的板橋人,從小拜到大,這份信仰的傳承,來自於一次又一次真實的感應。只要您真心祈求,觀音菩薩從不缺席。
💭 那些等待的時刻,其實是菩薩在給的指引
戰戰兢兢的開始
接雲寺是我們第一次舉辦香供養的地方。
從6月的竹林山觀音寺,到7月的南山福德宮,再到8月的竹林山最終章......每一場香供養,我們都累積了經驗,也建立了信心。
但接雲寺不一樣。這是第一次。
從恭請菩薩同意的那一刻開始,就充滿了未知與挑戰。每一個步驟都需要重新確認,每一個決定都需要謹慎思考。
準備過程中遇到很多狀況——突然想到一個細節沒確認、發現原本的安排需要調整、不確定這樣做是否妥當......
我的心總是懸著,急著想要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妥當,急著想要確保萬無一失。
而這份焦慮,其實來自於對您的承諾——您把心願託付給我們,我們不能有任何閃失。
請杯的回應,是「再想一下」的溫柔提醒
每次請杯,總是得到同樣的訊息:「留一下,不要急。」
不是不同意,也不是拒絕,而是——「等一下。」
第一次,我以為是自己準備不夠充分。
第二次,我以為是時機還不對。
第三次,我開始思考......
菩薩為什麼要我們等?
5分鐘、10分鐘......在等待中發現遺漏
每次請杯後,菩薩總是要我們待個5分鐘、10分鐘。
起初,這段時間讓我更加焦躁。我急著想知道結果,急著想確認下一步該怎麼做。
但就在這些等待的時間裡,我們總會發現一些需要調整的地方:
• 某位供養人的疏文位置不對,需要重新排列
• 某個名條貼得不夠牢固,需要加強
• 某個細節還沒確認清楚,需要再檢查一次
原來,菩薩要我們「等一下」,是讓我們有時間去發現、去修正——為的是您的供養能更圓滿。
那股氣流,在提醒我們放慢腳步
就在等待的時間裡,總會感覺有股氣流,像是從殿內緩緩流動而來。
它不是風,但確實存在。
它不是聲音,但清晰可聞。
這股氣流,就像一雙溫柔的手,輕輕撫平我急切的心。那一刻,我終於可以舒服地吐出一口氣。
當我們的心靜下來,才能更專注地為您的供養做好每一個細節。
原來菩薩不是在為難我們,而是為了照顧每一份心願
從恭請菩薩同意的那一刻開始,到今天供養活動的完成,所有的挑戰、所有的等待、所有的「留一下」......
原來,菩薩不是在考驗我們,而是在確保每一位供養人的心願,都能被好好對待。
祂要我們學會的是:
• 把腳步放慢一點——才不會漏掉您供養品上的任何一個細節
• 不要急——急了就容易出錯,影響到您的供養
• 走每一步前多想一下——確保您的名字、您的心願,都能完整無誤地上達菩薩聖前
因為您信任我們,所以菩薩用這種方式,讓我們學會如何不辜負您的信任。
感恩菩薩的指導
謝謝菩薩,用最溫柔的方式,教會了我們最重要的事。🙏
每一次的「等一下」,都讓我們有機會再檢查一次您的供養品;
每一次的「留一下」,都讓我們發現需要調整的地方;
每一股氣流,都讓我們的心更平靜,才能更專注地為您服務。
這一切,都是為了您的供養能更加圓滿。
📜 10/8 香供養儀式紀實
🔸 清晨準備:帶著您的心願進廟
2025年10月8日清晨,我們帶著來自各地善信的心願,推著滿載的推車,來到板橋接雲寺。
每一包香品都貼著一個名字,每一個名字都代表著一份期待。
🔸 一個名字,就是一份被好好看見的心意
為每一位供養者拍攝專屬照片時,這不只是按下快門。
我們在心中向菩薩稟報:
• 這位信眾的姓名
• 這份上呈的供養品
• 觀察是否有需要特別加持的
橫式、直式各一張,每一張照片,都是我們代替您向菩薩的介紹——
這位信眾,帶著這樣的心意,來到了您的面前。
🔸 儀式,是我們與您共同完成的心願之路

儀式開始,我們代表所有供養者向觀世音菩薩:
• 獻香:每一炷香都是一個心願
• 獻花:每一朵花都是一份虔誠
• 獻果:每一份供品都是一份感恩
一步一步,用最虔誠的心,完成每一個步驟。
🔸 念出每個名字,是我們代您稟報的時刻

莊嚴誦讀《敬獻馨香總疏文》,一個個名字清晰念出。
這不只是一個名字,而是一份信任、一個期待、一個需要被好好守護的心願。
這是我們代替您,向觀音菩薩稟報您的心願與敬意。
🔸 一個聖杯,是菩薩的慈悲接納

當《敬獻馨香總疏文》恭讀完畢,每一位供養人的名字都已清晰稟報,我們虔誠地向觀世音菩薩請杯——
「啪!」沒有杯。
菩薩的指引很清楚:化完疏文,才算圓滿。當疏文化為輕煙,承載著所有心願上達天聽,我們再次恭敬請杯——
「啪!」
兩個杯珓穩穩落地,呈現完美的聖杯相。✨
在這裡,疏文必須化盡,才算圓滿。這是接雲寺菩薩對儀式的堅持,也是對每一位供養人的用心。
當我們做到真正的圓滿,菩薩便以聖杯回應。🙏
💝 您的名字,是我們最珍惜的託付
接雲寺?沒聽過......但我相信你們

在整理每一位供養人的名單時,我們心中其實有點忐忑。
接雲寺,對很多人來說是陌生的。不像竹林山觀音寺那麼有名,不像南山福德宮那麼多人知道。
許多供養人可能沒來過接雲寺,甚至沒聽過這座廟。
但是——
因為對觀音菩薩的信仰,因為對我們的信任,您們願意跟著我們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。
這份信任,在我們第一次舉辦、心中最不安的時候,給了我們最大的力量。
當我們看著每一個名字,想到您們可能不認識這座廟,但因為相信我們、相信觀音菩薩,就願意把心願託付給我們......
那一刻,我們知道——不能辜負這份信任。
親愛的供養人,謝謝您
謝謝您願意相信我們。
您的每一次參與,都不只是一場儀式,而是一次心與心的連結。
當我們看到您的名字,我們會想起:
• 這位善信上次許的願,不知道實現了嗎?
• 這位朋友這次又增加了供養量,一定是有感應了
• 這位是第一次參加的新朋友,我們要更用心為他祈福
每一個名字,對我們來說都不只是名字,而是一份需要好好守護的信任。
因為有您的信任,我們才更要提醒自己用心做好每一步。
這是我們對您的承諾,也是菩薩對我們的教導。
📋 芳名錄|每一個名字,都是願望發光的地方
感謝每一位參與10/8接雲寺香供養的善信。您的名字已刻印在這次香供養的記憶中,您的心願已隨著香煙上達菩薩聖前。

願觀音菩薩的慈悲,如您所獻的香火一般,在您的生命中長長久久,綿延不絕。
🌸 圓滿:一場儀式,一次成長
廟方的認可,是對每一位供養人的肯定

儀式結束後,接雲寺廟方頒發了感謝狀。
這不只是對我們的肯定,更是對每一位參與供養的善信的感謝——因為有您的虔誠參與,才讓這場香供養得以圓滿。
這張感謝狀,我們會好好珍藏,因為它代表著觀音菩薩對我們、對每一位供養人的慈悲接納。
不只是一場活動
10月8日這一天,我們不只是完成了一場香供養儀式,更是經歷了一次深刻的學習。
我們學會了:
• 把腳步放慢一點,才能看見細節
• 耐心等待,才能感受指引
• 用心對待,才能不辜負信任
這些,都是菩薩透過接雲寺的挑戰,教會我們的珍貴功課。
感恩接雲寺,感恩菩薩
謝謝接雲寺,讓我們有機會在這座兩百年古剎舉辦第一場香供養。
謝謝觀音菩薩,用最溫柔的方式,教會我們最重要的事。
謝謝每一位供養人,讓我們知道什麼叫做「被信任」。
這是接雲寺的第一場,但絕不會是最後一場。
我們會帶著這次學到的功課,繼續為更多有緣人服務。
🙏 那股氣流還在,提醒我們繼續用心
每當想起在接雲寺請杯時的那段等待,想起那股溫柔的氣流,我們的心就會平靜下來。
它提醒著我們:
當你願意停下來,當你用心看,當你願意等待——你就會發現,原來菩薩一直都在,一直都在守護著每一個願望。
這股氣流,現在依然在我們心中流動,也會在每一場香供養中陪伴著我們。
因為我們知道——這不只是氣流,這是菩薩的慈悲,是對每一份虔誠的回應。
🙏 謝謝您,讓我們把每一步都走得更圓滿
謝謝接雲寺,讓我們有機會在這裡舉辦香供養。
謝謝觀音菩薩,用最溫柔的方式,教會我們最重要的事。
謝謝每一位供養人,讓我們知道什麼叫做「被信任」。
從現在開始,我們會帶著這份用心,繼續為您服務。
🪷 明心福旺閣 × 香供養服務
📍 地點: 板橋接雲寺
📅 時間: 2025年10月8日
🪷 「當你明白了自己的心,福氣自然就來了」
🌿 明心福旺閣,與您同行
香火不絕,福運常存 ✨